南京·国创园
2023-05-19
建筑新生,唤醒停滞的时间
项目信息
项目名称 | 国创园公共空间
项目地址 | 中国南京
项目面积 | 200㎡
项目类型 | 公共空间
设计机构 | 马蹄莲空间设计
提到南京,脑海里始终浮现“六朝古都,十朝都会”的城市标签,这座城市散发着神秘且浪漫的历史人文气息,也不断通过各式建筑讲述着不同时代的传奇故事。
南京来凤街菱角市66号,始创于1896年,从“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”到“南京第二机床厂”,再到如今的“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”,工业遗存定格了时光的印记,斑驳中依稀还能瞧见那个时代的意气风发。
鉴于建筑的历史背景,本次项目设计更为关注的是如何从老建筑中衍生新的生命,设计师通过建构时间与空间、人与人、人与空间、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和谐关系,进行了一次超乎传统的公共空间实验,实现了更多自由性和实用性的组合,不仅打破传统建筑的单一使用,也在建筑的精神和物理属性上达成升级。
01. 建筑原始感,唤醒停滞的时间
本案位于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25-27栋内的办公区域公共空间,设计师用黑金灰调保留建筑原始质感的手法,寻求现代表现力,无缝链接空间的历史与当下,由此形成的强烈视觉反差,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。
漫步在工业遗址里,红色建筑映入眼帘,建筑采用赭红砖砌成,铁质窗套,水泥披顶,凸显工业的气质,锐意与稳重的气势,让人忍不住想谛视这座时光宝藏。
外立面谨慎地中和建筑与环境的关系,达到空间、时间的相依相存。临近傍晚,行走于此,变幻莫测的灯光携带十足生机,在半透明落地玻璃的隐射下,别出心裁地让老旧厂房焕然一新。
02. 共享与独立,黑金色灵活空间
玻璃门透着柔和的暖光,引领人入内。穿过玻璃门的刹那,室内充斥深沉的黑金格调与室外形成强烈的反差,在移动中刺激着视觉神经系统,让人不禁驻足凝视。
设计师摆脱所有意义上的技术表现,实现连续且完整的空间打造。在这里嵌入水磨石地面、工业射灯及原木,偶尔有一些原始墙体穿插其中,将具备时代记忆的场所精神兼而有之地呈现出来。
在公共空间内活动,人们对距离的感知尤其重要。设计师通过增加体块的建构,在大厅留出足够容纳人群流动的尺度,既能够间隔人与人之间的感应距离,让人可以在群体中保持独立,而体块合理的高度又让其可以与外界维持联系。
出于对空间基本可能性的反思,设计师在空间集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表达方式——自由组合,这些方式决定着结构的选择,也决定其功能意义上的内涵。吧台没有刻意安排,仅用最简单的体块建构达成精心的干预,在活动中可作为引导台、茶点操作台,形成公共空间完整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空间一侧的大面积白色墙体,为投影屏幕留白,可用于小型沙龙、头脑风暴、学术交流等活动需求。结合组合型沙发,在这里大家可以随意地坐在一起,突破条条框框,让思维发散,天马行空。
03. 动线与格局,把空间死角做活
动线于空间的布局而言,即骨骼。设计师通过一体化设计,连接区域间的流动性,充分利用楼梯的转角位置,让空间功能使用更加灵便。
具有公共性质的楼梯在该空间有非常鲜明的导视性,不仅作为连接上下的基本要素,也是点睛之笔。设计师根据建筑的层高、宽度进行综合考量,通过结合木质和水磨石地板加宽梯面,让两种风格碰撞,既使原本单调的材料变得活跃起来,也彰显出这座历史建筑的包容度。
活动或日常中的楼梯不仅可作为通道使用,也可成为人们休憩的工具,原始的材质使用,拉近人与空间的距离,即便长时间的坐立,也不易感到冰凉。
公共空间不仅要有表现不同材质或人物关系的能力,还应显现不同情形下的使用方式。阶梯旁侧直通停车场及洗手间,一来可以串联大厅径直进入办公区域,使整个空间形成流动闭环,二来也为来往的行人提供公共便利。
由入口右侧阶梯向上为电梯厅,视线中的墙面保留了原始的斑驳痕迹,而嵌入的现代雕塑艺术,营造出极具时光冲击力的空间意境。
04. 复合美学空间,无形情绪对话
“氛围成于光,空间生于光,建筑述诸于光”,是现代建筑之父勒·柯布西耶对于光的理解。一束自然光源从屋顶天窗倾泻而下,渗透到空间的每一处,整个空间随着明暗虚实的天光变化而更显立体丰富,为空间注入灵魂。
设计师认为,城市里所有的空间,都应该旨在以空间里驻留的人为尺度,才能创造出不仅人们能够在其中工作生活、而且更能乐于在其中,消磨时光的空间。设计师另辟蹊径,借用共享和自由的黑色主题在二楼设立“作品展示区”,让办公区域内的每个个体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。
空间色彩及元素的建立,往往象征的是空间释放出的情绪信号,空间于我们而言,早已脱离简单的物理属性,而是一种身与心沟通的达成。穿过过廊,即进入到黑色独立空间,设计师利用墙体创意地设立吧台区域,让人们在隐秘空间内自由地交流与互动。
整体空间为了降低视觉语言的复杂性,设计师坚持给空间留白,无多一丝多余的修饰,仅为达成时间与空间、人与人、人与空间、空间与空间自然而然的联结和共鸣。
空间并非总能与时俱进,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非时间性的造物,达成持久性是它的最终价值。历史留给我们的注定是平静的,将当下的活力和平静相结合,才是我们时代的最终任务。